[索引号] 11610828016090952F/2025-00237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5-04-02
[ 效力状态 ] [ 文 号 ]
[ 名 称 ]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佳县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佳县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5-04-03
来源: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佳州街道办,县政府各工作部门、驻佳单位:

《佳县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日

佳县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

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4〕6号和《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24〕34号)有关要求,为持续深入打好我县蓝天保卫战,不断巩固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2025年,全PM2.5浓度不超过26微克/立方米,无重污染天气,优良天数不少于313天。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

1.严格环境准入要求。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新、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节能审查、产能置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原则上采用清洁运输方式。新、改、扩建项目达到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国家相关部门有明确要求的涉及产能置换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经认可的置换方案执行。县发改科技局县工贸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政府,榆佳经开区管委会落实。以下均需各政府,榆佳经开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淘汰计划和退出计划,对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版》淘汰类的,按期淘汰。县发改科技局、县工贸局牵头县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集聚提升。以治污为核心,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县城建成区内中小型传统制造加工企业升级。(县发改科技局科技局、县工贸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积极推进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严格控制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建设项目,提高低VOCs含量产品比重。在生产、销售、进口、使用等环节严格执行VOCs含量限值标准。全面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电子行业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工贸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汽修喷涂行业VOCs管控,禁止露天、敞开式喷涂及无证作业。(县交通局牵头、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室外构筑物防护和城市道路交通标线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涂料。(县住建局、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培育环保产业。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实施非化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智慧能源示范,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局县工贸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优化能源结构

6.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完成上级下达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任务。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清洁取暖以及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工贸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有序推进以电代煤,积极稳妥推进以气代煤。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量应予以合理保障。(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积极推进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县城建成区禁止新建燃煤锅炉,不再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有序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快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按照《榆林市兰炭及涉兰企业工业废气废水深度治理指导意见》,开展兰炭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VOCs废气经收集后高效处理,严禁VOCs废气未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2025年底前焦化行业企业全部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工贸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持续推进散煤治理清洁取暖。加快全清洁取暖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县城区散煤清零工作。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对散煤双替代任务完成不实、改造效果不好、后续监管不力的开展整改提效并跟踪督查,确保已完成改造的居民能够做到清洁取暖。(县发改科技局牵头,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防止散煤复烧,严格散煤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使用环节监管,禁燃区内散煤销售网点一律取消,加强对以直送、网络等方式流动销售散煤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散煤监管联动协查机制。(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公安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交通结构

11.优化调整货运结构。加快推进能源运输通道建设,实施运输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运输比例。在兰炭、水泥等行业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县交通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工贸局、县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控制区内禁止使用第三阶段以下排放标准或三类限值以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组织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检查,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具备条件的可更换国IV及以上排放标准或新能源发动机。(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工贸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坚决打击非标油品,对成品油进口、仓储、销售、运输、使用等全环节加强监管。对成品油流通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整顿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和黑加油站点。(县工贸局牵头,县公安局、县发改科技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中柴油抽测频次,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追溯,严厉追究相关生产、销售、运输者主体责任。(县公安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面源污染防治

14.综合治理扬尘污染。严格落实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和2024年度工作要点中各项扬尘污染管控措施。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城区建筑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与行业监管部门联网。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水务等线性工程严格落实分段施工,施工场地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对建设裸地、大型停车场等进行排查建档,并及时采取绿化、硬化、清扫等措施,其中县城城区内的大型停车场必须采取地面硬化等有效防扬尘措施。(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5.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新建矿山原则上要同步建设铁路专用线或采用其他清洁运输方式。对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矿山,根据安全生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等要求依法关闭。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原则,督促矿山企业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对未按照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治理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列入矿业权人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名单。(县自然资源规划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还田标准化、饲料化、规范化水平。健全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化能力,提高离田效能。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生活垃圾等。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综合运用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手段,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精准度,开展重点时段专项巡查。(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加强烟花爆竹禁限放管理工作。明确烟花爆竹禁限放区域和禁限放时间,落实目标责任,严管销售渠道、严控燃放区域、严格监管手段。(县公安局牵头,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多污染物减排

18.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应单独收集处理。含VOCs有机废水储罐、装置区集水井排放的有机废气应密闭收集处理。加强非正常工况废气排放控制,企业开停工、检维修期间,按照要求及时收集处理退料、清洗、吹扫等作业产生的VOCs废气。企业不得将火炬燃烧装置作为日常大气污染处理设施。(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9.有序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完成国家下达的焦化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逾期未完成改造的焦化企业停产治理。推进整合小型生物质锅炉,积极引导大型生物质锅炉含电力开展超低排放改造。鼓励重点企业开展绩效评级工作。(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工贸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加强恶臭异味污染治理。开展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排查整治。投诉集中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要安装运行在线监测系统。(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1.稳步推进农业氨污染防控。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实现零增长,按规划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减少氨排放。鼓励生猪、家禽养殖场实施圈舍、粪污输送、存储及处理设施封闭改造,减少氨气等臭气直接排放。(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22.完善机制保障。做好做实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完善差异化电价制度、清洁取暖“煤改电”及采暖用电销售侧峰谷电价制度。建立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联动机制,落实好清洁取暖气价政策。优化完善散煤治理清洁取暖补助政策,出台激励政策,支持超低排放改造、VOCs源头替代、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工作。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减排清单,要按照区域预警提示信息,依法依规同步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实施应急联动。(县发改科技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工贸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决策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做好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完善大气环境和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提高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科技局、县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4.严格监督执法。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严肃查处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旁路偷排、未安装或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行为;规范在线监控设备运营行为,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第三方机构及其责任人,分别依法追究责任。(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5.引导全民参与。完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积极提供环境违法行为线索,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畅通监督渠道,推广环保随手拍,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