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10828016090952F/2025-00342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泥河沟古枣园系统保护:守护千年智慧焕发古韵新生 
泥河沟古枣园系统保护:守护千年智慧焕发古韵新生 
时间:2025-08-12
来源: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刘超凡
分享:

佳县泥河沟村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黄河环抱之处,拥有千年古枣林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古枣园核心区坐落于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北倚黄河,四周山峦环绕。园区占地36亩,现存活古枣树约1100余株,其中30株树龄已超千年;干周3米以上枣树达3株,最粗者干周近3.4米,单株年产枣可超百斤。近年来,泥河沟古枣园在科学保护下焕发新生,其保护与发展情况具体如下。

一、系统保护措施成效显著

为强化古枣园可持续管理,佳县成立了古枣树保护工作组,确保保护工作长期落实。近年来,枣树病害防治成为重点枣疯病导致枝叶丛生、叶片小淡黄、果实畸形丧失价值。针对此病,我县邀请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及国际专家开展了防治培训,推行手术治疗、改接换头、输液疗法及病株挖除等综合技术,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同时,农业农村局联合林业局、文旅局实施全方位保护一是依循季节开展土壤浅翻、施肥灌溉、除草及树干涂白等基础养护;二是对泥河沟1800亩枣园进行两次以上飞防,清除枯死病株,确保土壤和生长环境优良;三是对老枣树疏除病虫枝、衰弱枝,刺激新枝萌发,助其更新复壮。经科学修剪,老枣树已恢复活力,维持良好生长态势与结果能力。这些举措筑牢了古枣树健康基础,确保了遗产传承的稳固根基。

二、文旅融合提升遗产价值

为增强古枣园文化影响力,我县在园区旁打造了“千年枣文化展馆”,以玻璃柜台展示历史文脉,直观呈现古枣林千年智慧。投资升级文旅设施在周边修缮“隐居乡里”民宿,构建写生院落,吸引各界关注,提升保护共识。借旅游反哺保护机制,每年定期举办打枣节活动,“一杆风调雨顺、二杆五谷丰登、三杆来年丰收”的传统口诀,寓意深厚,既传承农业文化,又强化公众参与,提升了遗产知名度与文旅价值。这些举措将古枣园历史底蕴转化为实际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三、产业带动经济多元发展

泥河沟古枣园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带动了佳县整体红枣产业升级。全县82万亩红枣已成为经济支柱,从鲜食鲜销向深加工转型,开发出枣夹核桃、红枣酵素、枣醋、枣酒等30余种产品,形成多元化产业链条。此举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弘扬了地域红枣文化实现了文化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泥河沟古枣园在科学、系统保护下,病害防治效能提升、文旅价值凸显、产业带动力增强,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树立标杆。未来,我县将持续优化保护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古枣园保护与发展协同推进,确保千年古枣林魅力永续绽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