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8016090952F/2025-00336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佳县以“雨”为令、闻“汛”而动,全力应对强降雨天气 |
7月24日20时至27日07时,受西风槽和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佳县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期间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显著增加。佳县县镇村三级干部,以“雨”为令、闻“汛”而动,按照省市和全县防汛调度会安排部署,全力做好强降雨防御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有效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根据天气预报信息,由于本轮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短时雨强大,按照榆林市《关于启动市级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的紧急通知》和《佳县山洪灾害防御规程》有关要求,经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商研判,我县于7月24日18时启动山洪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防汛责任,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和工作规程指导,扎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等各项工作,尽力将本轮强降雨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严格防汛值班值守。包保佳县的市级领导下沉到县实地督导防汛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带头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应急值守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期间多次进行视频调度,听取镇村防汛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全县防范应对工作。全体包保县级领导全部下沉镇(街道)指导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派出13个督导组驻守镇(街道),13个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和全体干部职工在岗值守。同时,县级300人的救援队伍,6支106人的专业抢险救援队伍,13个镇级46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334个村(社区)级334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全部处于临战待命状态,确保一旦遇有险情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三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住建等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加强协作,认真落实“13161”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持续监测并会商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及时转发和发布气象灾害预警、雨情通报、水情预报预警、山洪灾害临近预报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各类预报预警信息50余条。严格落实直达基层防汛和地质灾害监测第一责任人的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预报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到人,为全县各级采取应急响应行动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四是突出转移避险安置。坚持把提前转移避险作为避免人员伤亡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严格执行“三个坚决转移”“四个一律”“三五百”工作要求,果断提前组织191名极高风险点、高风险点、“四靠”等危险区群众避险,做到应转早转尽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切实做好转移避险人员管理和生活保障,严防未经评估擅自返回。此外,针对前期摸排统计的90处“五重”部位(桥梁、路段、河段、库坝、内涝),落实监测责任人78人,封控漫水桥71处,并对境内沿黄公路实行交通管控,全面消除潜在事故风险隐患。
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强降雨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下一步,我县将认真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全力组织开展灾后救助恢复,确保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时,不断压紧压实防汛减灾责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做好汛期监测预警,加强对地质灾害点、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区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效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