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10828016090952F/2025-00330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佳县:民主党派专家“把脉开方” 红枣产业迈向“高精尖”
佳县:民主党派专家“把脉开方” 红枣产业迈向“高精尖”
时间:2025-07-30
来源: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吴语
分享:

为破解红枣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的瓶颈,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佳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优势,依托民主党派农业专家团队,聚焦红枣深加工关键技术环节开展精准帮扶,取得显著成效。

一、精准施策,靶向破解技术瓶颈

针对红枣产业升级的痛点难点,佳县精准对接民主党派农业专家资源,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种植基地与加工企业一线“把脉问诊”。专家团队围绕品种老化、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等核心问题,实施全方位技术帮扶一是强化前端种植指导。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枣农开展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和标准化种植管理(规范水肥、修剪),提升原料品质与产量稳定性。二是突破加工技术难关。重点引进推广高效节能干燥技术、新型保鲜技术和精深加工工艺,显著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三是协助建立标准体系。专家团队积极参与制定《佳县红枣深加工技术规范》和《红枣产品质量分级标准》,为产业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服务升级,打造产业转型标杆此项技术帮扶行动紧密服务于佳县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成效日益凸显。专家团队的深度参与,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种植户面临的实际技术困难,更推动了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目前,佳县正重点培育2-3个集“示范种植、科技研发、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标杆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应用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着力开发红枣酵素饮品、冻干枣片、红枣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有力驱动红枣产业由销售初级原料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终端消费品(“高精尖”)的跨越式转型,成为引领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创新机制,构筑长效支撑体系为确保技术帮扶的可持续性,佳县着力构建长效化支撑机制。一是建立“产学研用”融合平台。促成民主党派专家团队、县内重点加工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围绕市场需求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二是实施“人才+项目”捆绑计划。将专家技术指导与重点培育的标杆项目紧密结合,确保技术支持贯穿项目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三是探索“订单式”技术服务。企业根据发展需求“点单”,统战部门协调专家“接单”,提供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这一系列机制创新,为红枣产业乃至全县农业特色产业的持续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和技术后盾。

下一步,佳县将持续深化统战力量服务产业发展的实践,推动技术帮扶成果惠及更广范围,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