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8016090952F/2025-00091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
近年来,佳县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全力打造红枣、高粱、手工挂面、木材加工、肉食品(预制菜)、山地苹果、全域旅游等7条十亿级全产业链,着力构建“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长效联农带农机制,持续促进群众有效增收。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建强队伍为抓手,把党组织优势与企业(合作社)经济优势有机结合,通过制订合作章程、股权设置、成员构成等措施,开展党建综合体联动联建,全县11个党建综合体培育区域性产业17个,通过租用耕地、吸纳就业、订单收购、入股联营、技术服务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646.2万元,单村收入均突破10万元。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认真贯彻《佳县抓党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一链一专班一方案”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坚持因村施策,认真谋划产业发展“十个一万”工程,2024年实施的142个产业项目中,有107个种植业(酸枣嫁接、山地苹果、旱作节水、小杂粮种植示范基地、红薯种植、地膜高粱等)、7个养殖业(羊子、肉牛养殖及配套设施)、9个加工业(枣芽茶加工厂、粉条加工厂、小杂粮加工厂等)以及19个光伏电站、乡村旅游、冷库设施等其他产业和配套设施项目,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三是坚持抱团发展。积极探索“抱团发展”新模式,强化利益联结,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小农户土地使用、产业管理等生产成本。其中,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通镇白龙庙村等9镇4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结合全县高粱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种植高粱,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农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营管理,通过“统一供种、统一耕地、统一覆膜、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五统一”补贴优惠政策,大幅提升耕作效率、降低农户种植成本,带动6700余户村民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