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8016090995W/2024-00715 | [ 主题分类 ] | 财政 |
---|---|---|---|
[ 发布机构 ] | 佳县财政局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关于佳县2024年财政上半年预算执行 情况的报告 |
关于佳县2024年财政上半年预算执行
情况的报告
—2024年9月19日在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佳县财政局局长 李亚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佳县2024年财政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监督支持下,全力统筹整合调度各类资金,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着眼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保障重点支出,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财政收入执行情况。2024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138万元,占年任务13050万元的62.3%,较半年任务超收16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749万元,占年任务10000万元的37.5%;非税收入完成4389万元,占年任务3050万元的143.9%。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划中央、省级、市级收入,上半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2823万元,占年任务42130万元的54.2%,较半年任务超收1758万元,较上年增长6.8%。
2.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1)财政总支出情况。2024年上半年完成财政总支出193097万元,较上年同期181259万元增长6.53%。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99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527万元,教育支出22674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2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2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70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758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57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111万元,农林水支出4806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166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5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70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66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114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2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981万元,其他支出3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48万元。
(2)县本级财政支出情况。2024年上半年县本级财政支出91824万元,占年初预算171558万元的53.52%,较上年同期增长8.1%。县本级财政支出按项目分类包括:个人部分支出75897万元,占年初预算134724万元的56.3%,主要包括:干部职工工资及离休人员生活补助39911万元,2023年度十三个月工资1648万元,干部职工医疗保险财政配套2291万元,干部职工养老保险财政配套4807万元,调出职工及县医院职业年金财政配套107万元,以前年度职业年金账户利息做实资金1660万元,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配套3871万元,职工工伤保险138万元,埋葬抚恤金63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补贴955万元,新农保配套1200万元,重症精神病人医疗配套10万元,优抚配套127万元,义务兵优待金583万元,社区工资配套150万元,基层畜牧、剧团、供销社、自来水公司、物资公司等工资补助354万元,两矿救助金138万元,离任村干部补助160万元,村干部补贴配套1281万元,公安岗位津贴148万元,消防工资补助85万元,环卫临时工补助500万元,其他临时工补助35万元,特岗教师工资补助34万元,教师班主任津贴292万元,佳中佳一中教育改革奖励300万元,税务保障经费500万元,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补助514万元,聘用计生服务人员补贴53万元,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生活交通补助125万元,养老经办中心代发退休工资中财政应负担部分2200万元,弥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不足补助11000万元,遗漏村医养老补贴(八大员增加)82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5927万元,占年初预算36834万元的43.2%,主要包括:四套班子、公安司法、乡镇及部门公务费2729万元,民生项目配套6733万元,会议费80万元,接待费200万元,维修购置费250万元,事业配套3116万元,项目前期费200万元,债务还本付息215万元,预备费2404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上半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6614万元,占年初预算27200万元的24.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651万元,土地出让金收入4963万元。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2308万元,其中:土地征迁补偿和安置支出77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1213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25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上半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1249万元,占年初预算38480万元的81.2%。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70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546万元。上半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970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支出6049万元,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支出13655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上半年收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收入9万元,均为中省下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万元。
二、政府性债务情况
2024年我县政府债务限额尚未下达。上半年全县新增一般债券7500万元,再融资债券789万元,偿还到期债券987万元。截止6月底,我县政府性债务余额164054万元,主要包括:政府性债券155230万元,世行贷款2208万元,其他单位债务1149万元,省厅撤销化解的存量债务5467万元。
三、上半年预算执行的特点
(一)财政收入稳健增长,圆满实现“双过半”。上半年在体制因素和经济形势的双重压力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财税部门精准把握组织收入的力度与节奏,利用联动协调机制,充分挖掘、积极协调耕地开垦费、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入库,完成非税收入4389万元,稳住了财政收入增长“基本盘”。上半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138万元,较半年任务超收1613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2823万元,年任务42130万元的54.2%,较半年任务超收175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双过半”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财政支出加力提效,重点领域保障有力。上半年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金统筹,持续加大资金拨付力度,保持必要支出强度,财政支出精准有效。一是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依据县级“三保”保障清单,做细做实“三保”预算;运用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动态监控“三保”预算执行;始终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集中财力保障“三保”支出,做到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在每月10日前发放。二是切实提升民生福祉。坚守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思维,以增进民生幸福为目标,加力提升民生保障力度。上半年民生支出累计达15.9亿元,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聚焦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上半年投入1010万元用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龙岗中学合作办学,吸取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扭转我县教育被动局面,提升我县教育综合实力;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上半年投入580万元用于县人民医院与榆林市第一医院合作共建,提升我县医疗服务能力,着力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上半年投入1800万元用于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建设及运营,着力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样板县,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幸福指数。三是持续强化衔接资金投入。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资金全力以赴助推乡村振兴,上半年累计下达中省市县财政衔接资金1.96亿元,用于巩固衔接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补齐了短板,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城乡融合发展聚了合力。四是着力提升融资担保效益。通过与农商行协调降低了贷款利率、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扩大了财政贴息资金的撬动效应,引导了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上半年新增担保业务37笔、2916万元,为172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撬动贴息贷款1.76亿元。
(三)财政管理持续深化,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一是建立了人人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健全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项目做到了事前有评估、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二是以“互联网+政府采购”为抓手,实行全流程电子化采购,预算单位操作更便捷、企业办事更便利,上半年完成政府采购58笔金额9358万元,完成“扶贫832平台”订单笔数34笔,交易额661万元。三是坚持无预算不审查的原则,实行项目限时办结机制,项目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预审,上半年完成预审项目95个,报审总额为4.22亿元,审定金额为4.01亿元,审减率为4.9%。四是扎实推进代理记账电子证照改革,全面实现了电子证照的在线签发、全国互通互认,上半年我县3家代理记账公司已全部办理电子牌照。五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确保财政云系统各模块间数据互联共享,做到了财政业务全环节、全链条管理,实现了从资金分配源头到资金支付末端闭环追踪。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三保”、社保、教育等民生领域政策性支出所需的县级配套资金逐年增长,政府债券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财政收支矛盾愈加突出。二是受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榆佳经开区有色天宏等重点企业营收能力持续下滑双重因素影响,上半年增值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同比去年大幅减少,税收完成质量仅为46.1% ,创八年以来历史新低。三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省级统筹政策得不到落实,全县退休人员养老金缺口巨大。
五、下半年主要工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年度财政工作任务,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攻坚克难倾力组织财政收入,全力做好财政收支管理,力争实现全年预算收支平衡。一是夯实征管责任,强化财税联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税收征管,稳步提升税收占比,改善收入结构,确保圆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二是始终把资金争取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切实提高可用财力,确保更多资金和项目落地我县。三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基数依赖和支出固化格局,将绩效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作为新出台政策和项目的必备条件,及时清理失效低效财政政策。四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思想,严控预算追加和非必要性支出,落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坚决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资金。五是完善政府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严控违规新增债务行为,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切实降低债务风险。六是深化预算绩效改革,健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措施,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导向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七是强化资金监管,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大预算执行监控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