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佳县螅镇康家港村,一场由土鸡养殖带动的产业振兴正蓬勃兴起。当地依托特色养殖,让一只只土鸡蜕变为群众增收的“金凤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动力。

每天清晨,农户张秀珍的院子里便热闹起来。150只土鸡在院中自由踱步。她则忙着给鸡群添食加水,脸上满是丰收的期待。
“我们喂鸡三四年了,喂了有150多只鸡,一年下来卖钱也能卖个五六千块钱。”张秀珍说。

像张秀珍这样靠养鸡增收的农户,在康家港村共有132户。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坡地、院子角落,发展起土鸡养殖产业,让零散空间生出“金效益”。如今全村土鸡存栏量已超1300只,户均养殖8至10只。这些土鸡不仅丰富了村民的餐桌,更成为了他们增收致富的“活期存折”。
为让土鸡养殖产业走得稳、长得壮,当地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不仅为农户免费发放鸡苗,还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同时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齐上阵打通土鸡蛋销路,从养殖到销售全链条服务护航,让农户养得安心、卖得省心,真正实现增收致富。
土鸡养殖产业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又贴合农村实际,正是这条“优选路”,让养殖户们底气更足,养殖规模也稳步扩大。

“我养200多只鸡,鸡蛋的销量大部分都是走了西安、榆林,剩下的一盘也就卖个60 块,一年下来也就是七八千块钱。”土鸡养殖户康艳军告诉记者。
从最初的散户零星散养,到如今百余户抱团发展;从自家吃不完才偶尔售卖,到成批量销往西安、榆林等大市场,康家港村的土鸡产业正沿着“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轨迹稳步升级。
“下一步计划建成联村党支部,通过能人带动,创建品牌、设置防伪标识、拓宽渠道将土鸡蛋供给超市销售,进一步做大做强土鸡养殖产业链,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康家港村党支部副书记康丑武说。

从黄土坡上的散养鸡群,到农户手中沉甸甸的“致富蛋”,佳县康家港村的土鸡养殖,让生态资源化作实实在在的收益,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如今房前鸡啼不断,农户的钱袋越来越鼓,寂静的黄土坡因这红火产业焕发生机,农户的日子越过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