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1-03-02 15:49    浏览次数: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2020年,是佳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县经济在十分困难的形势下逆势上扬。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33亿元,增长4.4%;地方财政收入1.39亿元,增长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45亿元,增长2.6%;规上工业总产值44.44亿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亿元,下降5.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728元和11281元,增速分别为5.7%、8.6%。全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三,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市第四、南六县第一。主要经济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高效施策,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全面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守住“外防输入”这条底线。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7386万元,在5天内完成县中医院传染病区改造,及时高效筹集防疫物资50多万件,高标准建成县疾控中心、县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达到28000份。大力抓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同防”,强化农村地区及重点人群防控监管,强化冷链食品安全管理,引导社会各界慎终如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县新冠肺炎疫情保持“零疑似”“零确诊”。同时,我们以严密的防控措施保障陕西有色天瑞公司、榆能集团佳县盐化公司实现疫情期间不间断生产,为全县乃至全市后续复工复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稳保结合,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全面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及时研究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平稳运行。力保市场主体。全县规上企业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1234家市场主体全部恢复经营;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1358万元;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6706万元,实现拖欠账款清零。全力争资争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年累计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专项债券资金、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16.78亿元。3月13日在南六县率先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45个重点项目15个完工、25个在建、5个推进前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积极稳岗增收。推进榆扬协作、“春风行动”,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全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709个,实现劳务输出5.92万人、劳务收入14.46亿元;受理农民工欠薪案件20起,为223名农民工追回工资305万元,确保群众就业有着落、收入有保障、生活有奔头。

(三)对标提升,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要务,一体推进生态改善、风险防范等工作。实现历史性整县脱贫摘帽。全面落实中省市县决策部署,聚焦1499户2214人的年度脱贫任务,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指标,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对标补短”等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2020年2月实现整县脱贫退出,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获评“2020年榆林市脱贫攻坚特别贡献奖”,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代表榆林市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铁腕治污二十三项攻坚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拆改燃煤锅炉89台,核发排污许可证30家,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12户,全县空气优良天数突破30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全市第二,顺利通过了市级环保专项督查。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整治,黄河谭家坪、佳芦河崔家河底两个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优良标准。各类风险持续降低。全年化解隐性债务1673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341%;化解不良贷款2.2亿元,不良率降至3.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化解信访积案15件,“四率一占比”明显提升;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恶案件18件33起,打掉涉恶团伙2个,社会风气全面净化。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危化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四)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实现持续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能源化工、红枣加工及文化旅游”为重点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园区带动成效显现秦源PVC卫生防护手套项目(一期)实现放量生产,榆能真空制盐项目达产达效,玉泉聚合氯化铝项目建成投产,标准化厂房项目全部建成,甜叶菊种植加工项目、年产150万吨水洗砂项目开工建设;经开区“三场”完成验收,修订完善了《榆佳经开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经开区审批窗口”,权力清单选定行政审批事项62项。经开区全年实现工业产值8.1亿元,上缴税收4052万元。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推广红枣强力降高塑形丰产技术6万亩,建成红枣矮化密植示范园30亩、酸枣园440亩。佳县红枣标准已完成省级注册,正在争取国家注册。佳县油枣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科学实施红枣精选营销战略,成立佳县供销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并成功申办日本、美国、欧盟出口认证,佳县佳品供销发展公司获评全省唯一“2020合作贸易品牌基地”的国字牌称号,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佳县第三届红枣旅游文化节,全年红枣产量和产值取得新突破,全县枣农在大旱之年喜获丰收。不断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破零”销号任务,建成7个扶贫农场和1个扶贫工厂。扎实开展抗旱保收作业,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86.4万亩,粮食总产量19.5万吨,实现种植业总产值7.8亿元,畜牧业总产值5.51亿元。全域旅游加快推进实施白云山景区标识系统更新、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改善工程;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完成商业步行街建设,正在进行展馆布展;赤牛坬4A级景区创建有序推进,作为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家乡》取景地,再次引起外界高度关注;修缮梁家岔、杨家园则等10处毛泽东旧居;特色景区景点串点成线,正成为沿黄最美风景线,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省电视台等媒体争相报道,“佳县旅游”品牌日趋火热。

(五)招商稳商,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千方百计“争”项目,优化环境“招”项目,用心用情“稳”项目策略不动摇。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县政务服务中心(三期)建成投运,行政审批事项已完全进驻415项、移交373项,进驻率和移交率分别为89.6%和97.4%,“一网通办”比例达93%,基本实现“一张网”“一站式”服务。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大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点对点招商活动,国宏中宇碳化硅微粉、年产50万吨双氧水、台湾巨皇太阳能跟踪支架生产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全年引进项目25个,总引资额100.99亿元,完成到位资金19.09亿元,荣获“2020年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县”。

(六)统筹兼顾,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推进。撤县设区积极推进抢抓榆林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榆林30分钟城市圈,现已完成佳县撤县设区工作方案,正在进行市级报批,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双星联动建设取得新进展。实施中心城区商业街外立面改造工程,古城风貌初步展现;建成水洗公厕23座,完成城区旱厕改造6个、巷道硬化25条,建成佳芦新苑公园实现主城区公园零的突破,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经开区移民安置社区卫生院、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成投运,榆佳新城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45%。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实施农村住房环境综合整治2727户,改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0处,农村道路通畅率达100%;扎实推进“八清一改”系统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宽带乡村工程,农村信息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形成了农村居民共享城镇化福利新格局。

(七)锻长补短,民生福祉实现持续提升。严格落实“两个80%”指标,全年投入资金24.6亿元。西关小学项目开工建设,榆佳经开区学校建成,2020年中高考成绩取得近年最好水平,顺利通过省级“双高双普”评估验收,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教育主体责任情况获评优秀等次,进一步提振了全县人民发展教育事业的信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国家考评复核,县医院改扩建项目、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主体完工,县中医院挂牌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建成“四好农村路”100公里,实施沿黄路高危边坡整治工程、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进一步优化县城公交线路。落实医保补偿资金1.29亿元,发放民政救助资金1.89亿元。

在做好民生工程的同时,我们还重点实施了“十件民生实事”:1.城区增加停车位165个,正在协调新增80个,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2.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3.启用G339国道佳县段交通技术监控设备14处,在城区设置交通信号灯3处,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4.整合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力量,划片开展集中整治,市容市貌不断提升;5.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群众生活环境有效改善;6.实施城区沿街餐饮食堂“明厨亮灶”69家,保障全县群众舌尖上的安全;7.开展孕妇免费产前筛查279人次,新生儿免费疾病筛查146人次,新生儿优生率稳步提升;8.解决物业服务市场专项问题40条,业主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9.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42场,推动县图书馆及9个分馆建设,成功举办“我要上全运”“一县一品·精品赛事”2020榆林·佳县白云山登山越野赛,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不断丰富;10.租赁佳县商城,改设为农贸市场,有效治理影剧院中心摆摊设点、占道经营问题,城区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同时,我们把谋深谋实“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聘请永秀智库团队,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初步确定“十四五”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825亿元。聘请中国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团队,编制佳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规划。统筹编制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规划及佳县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力争做到多规合一、多策合一,确保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过去一年,县政府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折不扣落实中省市县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审计监督、财政资金监管、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政务公开等制度。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件、政协委员提案28件,办复率均达100%。同时,退役军人、新闻广电、妇女儿童、外事侨务、残联、人防、气象、老龄、计生、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等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去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十三五”,佳县的发展历程极不平凡,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众志成城、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在克难攻坚中担当作为,在追赶超越中砥砺奋进,在守正创新中行稳致远,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迈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台阶。

一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3%,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三年突破亿元大关。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5户,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3%,增速连续五年排名全市前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开展免费为企业刻制印章服务,为投资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抓项目促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落实签约项目58个,引资额466.04亿元,完成到位资金任务57.67亿元,连续三年获评“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县”。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沿黄公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形成了三横七纵路网,全县城镇化率达40.45%,较“十二五”末提高了5.51个百分点。

二是脱贫任务圆满完成。精准落实“八个一批”等扶贫政策,“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全县324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建成7个扶贫农场和1个扶贫工厂,王宁山、谢家沟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全市样板。全县17831户45682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退出,102个贫困村顺利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的13.4%降至0%,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扶贫农场促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扶贫网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获评“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县市区”,4人荣获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

三是三大产业发展迅速。榆佳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全市首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陕西省首批可承载危化企业搬迁化工园区,成为榆林市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重点化工园区。有色天瑞公司生产的粒状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和高纯硅烷气成功填补了国内三项技术空白。经开区五年来完成投资近15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8.79亿元。推广红枣强力降高塑形丰产技术18.19万亩,培育红枣加工规上企业12家,开发全产业链产品16种,红枣综合产值连续2年突破15亿元。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新增3A级景区3个,佳县旅游品牌日趋火热。一二三产结构调整为31:26:43,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构建,获评“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四是生态保护卓有成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列全市前三,建成金沙湾、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林木覆盖率达到69%,荣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严格落实“河长制”,清理销号“四乱”问题57项,取缔非法采砂点5处,拆除涉河违建39处,黄河谭家坪断面、佳芦河崔家河底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优质标准,管水治水工作成效明显。完成1.6万户农村住房环境改善,全县行政村(社区)全部成立物业公司,优化整合农村护路护林资源,城乡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4%、9.3%。投入民生资金110亿元,建成了一批“补短板、强基础、利长远”的民生项目。设立1000万元教育基金用于教育质量提升,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15所,创建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新建改造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99个,基层医疗资源布局更加科学。全力推进医保参保扩面,参合率、参保率排名南六县第一。新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105个,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全面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成全市最大的民政福利园区,为省市推进“医养结合”改革提供了“佳县范本”。平安佳县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治安满意度达97.4%,位居全市第一。全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十三五”我们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统筹大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老干部、老同志,向驻佳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和政法干警,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佳县发展的各界人士,特别向奋战在抗疫一线、脱贫一线的白衣战士和基层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等叠加影响,“十三五”规划部分指标未达预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工业延链补链工作亟待加强,现代农业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相对不足,现代服务业结构不优、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二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够,村集体经济不大不强,乡村振兴人才较为短缺;部分单位和干部在争资金、跑项目、推进工作落实上力度不够,“全民招商”意识欠缺;三是广大干部“庸懒散慢虚粗”问题依然存在,抓落实还不到位、不深入,学习主动性不强、方式方法单一、思想不够解放、胸襟不够宏大、视野不够开阔,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待!

二、“十四五”总体发展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佳县实现追赶超越发展极为关键的五年。当前,国家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大力实施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等战略的叠加效应正加速释放,为佳县发展沿黄全域生态旅游、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提供了战略支撑。全省树立“狠抓项目扩投资”的鲜明导向,坚持以创新驱动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佳县以项目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全省高度契合,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争资金、跑项目、抓落地、见实效”的发展路径。全市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远景目标下,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加快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必将带来全市产业布局深刻调整,为佳县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榆佳经开区产业升级,榆佳新城高标准建设等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把握大势、发挥优势、积极谋势,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中省市大战略、大格局、大目标中找准定位和谋划发展,发扬“与时并进”的创新精神,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凝心聚力,奋力攻坚,全力以赴办好佳县的事。

基于上述分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实施“4331”工程,即实施“园区带动、枣畜富民、文旅跨越、城乡融合”四大战略,发展“以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以优质有机红枣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以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实现“百亿园区、百亿枣畜、百亿文化旅游”三大目标,加快推进撤县设区融入“大榆林”城镇圈,奋力谱写佳县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8.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6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万元、2万元,年均分别增长8.7%、12.1%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优化产业体系,实现提质增效以榆佳经开区为工业发展核心载体和平台,重点打造光伏材料及半导体、盐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严格榆佳经开区企业落户标准,探索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提高经开区市场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培育特色有机农业品牌,健全农业销售网络和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以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持续打造红色文化旅游龙头,着力构建毛主席转战线路为主的红色教育游、白云观景区为主的道教文化游、泥河沟千年古枣园为主的红枣生态游、黄河水上乐园为主的秦晋峡谷风情游、中国美丽乡村赤牛坬为主的陕北民俗体验游五大板块,加快白云山国家5A级景区和东方红文化产业园、赤牛坬等4A级景区创建,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二)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争取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产业融入为核心,通过深化改革畅通要素流动,依靠扩大开放拓展交流合作,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加快高质量发展。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立足优势产业,谋划出一批能够直接进入市场、参与国内分工的重大平台、重要载体、重点项目。在营商环境等领域再推出一批关键改革,让各种生产要素、各种优质资源按市场规律顺畅运转。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呼包鄂榆城市群等战略,吸引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龙头企业来佳投资,鼓励本土企业到更大市场竞争,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本和资源。

(三)实施科技创新,发挥人才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县”战略,统筹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创新政策支持,引导陕西有色、榆能盐化等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更多延链补链强链技术和项目。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佳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研发设计、信息咨询、技术交易等专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柔性引才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培育引进力度。开展重点企业和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科技研发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村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乡村资源发展休闲观光、乡村康养、乡村民宿、特色小镇、乡村红色旅游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以及特色工业,做到“一村一品一景、一镇一业一强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新民风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实现撤县设区,形成“双星”带动、“两城两轴三重镇”的新型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五)加强生态保护,讲好黄河故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狠抓沿黄湿地保护、黄河秦晋大峡谷地质公园、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白云山省级水利风景区等项目建设,建成陕西省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示范县、沿黄生态经济示范县。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推进黄河文化与红色文化、黄土文化等深度融合,讲好“黄河故事”,厚植家国情怀,切实增强黄河流域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持续做大做强林产业、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和立体农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打造沿黄绿色生态屏障,逐步构建起生态保护治理的长效机制,让黄河造福人民,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六)推动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加快“返乡创业服务站”、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平台建设。强化家政服务业、农民实用等技术培训,抓好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职业技能培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院长聘任制改革,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佳县。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保提质扩面。强化社会救助福利功能,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实现100%。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文化创作活动,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将佳县打造成优秀传统文化高地。

三、2021年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3%左右。实现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动工业体系建设。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扎实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一要推动工业产业延链补链。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将榆佳经开区建成低电价园区。推进广佳“区中园”标准化厂房上半年投运,陕西秦源年产45亿支PVC卫生手套二期建成投产,台湾巨皇太阳能跟踪支架生产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榆林顺昌天然气液化、淳华宏远LNG应急储气调峰站、陕西兴泰综合利用氢能源年产50万吨浓品双氧水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推动有色天瑞二期3万吨粒状多晶硅、甜叶菊种植提取、水洗砂综合利用、供销特色经济产业园区、5G智慧农业、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引进西安隆基绿能单晶电池组件等更多延链、补链项目。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二要持续补齐经开区发展短板。编制榆佳经开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推动经开区危化品停车场、市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开区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区域评估评价、多评合一、多图联审改革。三要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聚焦碳达峰和碳中和远期目标,立足佳县有利的自然条件,加快推动光伏、风能等新能源项目布局,与大唐电力、台湾巨皇等集团展开深度合作,为项目的深入推进提供更多便利条件,确保今年实质性开工建设,使佳县深度融入全市新能源产业大局,做到与全市同向发展。

二是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一要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施好毛国川高标准灌溉农田建设项目,改造梯田7000亩;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种植渗水地膜谷子、高粱6万亩,远志中药材1万亩,发放各类良种2600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6.4万亩以上;扎实开展“农技下乡”活动,全面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全县畜牧饲养量增加10万头(只)以上,进一步做优做强“红枣羊”品牌,实现农业综合收入13.5亿元。二要加快红枣产业提质增效。推广红枣强力降高塑形丰产技术6万亩,建成矮化密植示范园1万亩,推广“佳州大酸枣”1万亩,大力开展枣树枣疯病防治,保障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用好用活佳县红枣“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字招牌,完成佳县红枣国家标准注册,建成红枣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深度开发紫晶枣、冻干枣片、枣醋、红枣酵素等系列产品,不断提升“红枣+”产品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三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果业、特色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光伏扶贫等致富产业,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扶贫农场(工厂)17个,通过入股、分红、就业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加收入。年内谢家沟村万只红枣湖羊繁育基地、上高寨饲草料加工厂、食品产业园(一期)、肉食品加工厂(一期)、榆林尚农集团红枣深加工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运,进一步做精做优特色加工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广王宁山“三变”改革模式,打破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镇村界限,探索建立农村中心社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每个乡镇至少打造1个“三变”改革示范村。鼓励优秀大学生、经济能人、致富能手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家门口致富。五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稳定,深入总结推广脱贫摘帽过程中积累的有效经验,进一步抓实产业帮扶、就业扶贫、兜底保障、大病救助、防贫保险等有力措施。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使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将全县330户694人边缘易致贫人口、227户514人脱贫不稳定人口全部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确保全县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开展乡村建设行动,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旱厕改造3452户,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大重点集镇建设投入和风貌提升力度,建设乡村振兴示范镇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20个,力争纳入上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范畴。

三是加快全域旅游创建步伐。一要聚焦年度达标验收目标,全力补齐创建短板弱项。白云山景区综合服务中心、污水收集及处理等工程建成投运,“智慧景区”投入使用,全面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补短工作。加快东方红纪念馆、佳县展馆、得胜楼布展等工程建设,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实现开园运营,力争创建为4A级景区。积极推进赤牛坬4A级景区、大美石窑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完善全域旅游标识标牌设置,引进国内知名公司规划设计并探索开发泥河沟、峪口艺术小镇等沿黄景区景点,将全县特色旅游景点串点成线,形成独具特色的“佳州风情体验游”路线,打造集“沿黄生态、红色文化、城观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二要守好精神文化标识,高水平保护文化遗存遗址。争取白云山古建筑群等12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立项审批并启动修缮。完成毛主席旧居室内布展、白云山古建筑群及壁画文物保护修缮。制定古城墙维修保护规划,积极推动恢复佳县古城墙历史风貌。编创陕北民歌艺术剧,提升赤牛坬村《高高山上一头牛》民俗演艺节目质量。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精彩讲述好佳县故事,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时代价值,凝聚全县人民热爱佳县、建设佳县的精神力量。三要举办精品文娱赛事,提升佳县知名度美誉度。继续办好红枣采摘节、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等知名节庆赛事活动,承办好“一县一品”白云山登山越野赛等精品赛事,利用央视等知名媒体进一步推广佳县、宣传佳县。同时,充分发挥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建成最美全域旅游风景区,打造最强沿黄经济带。力争全年接待游客4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

四是突出抓好沿黄生态保护要坚持生态优先。加强河湖和林地生态空间管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启动沿黄湿地保护、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黄河秦晋大峡谷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公里,加固病险淤地坝75座。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自然生态安全根基。二要推进污染防治。继续打好“三大保卫战”,守护好佳县的蓝天、碧水、净土,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启动黄河流域(佳县段)水污染治理工程,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新建1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完成12个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提标改造、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和3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保障县域生态环境安全,努力打造沿黄生态经济示范县。三要全面推进河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治理修复等重点工作,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县河流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Ⅲ类以上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认真落实“一河一策”,加强水政执法,杜绝非法采砂现象,如期完成“清四乱”问题整改销号,及时发现和制止新增涉水违建行为。四要积极推进林长制。绿化村庄20个,实施沿黄公路绿化提升工程,完成沿黄路西侧山体绿化4000亩、营造林面积4万亩,统筹抓好造林、管护工作,推动林长制工作“落地生根”。紧盯中央政策导向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我县“十四五”谋篇布局,谋划一批符合佳县实际、具有佳县特色的林业发展项目,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长廊、天然林保护、沿黄土石山区生态治理、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不断提升全县林草覆盖率。

五是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一要坚持重点项目带动。全力推进45个重点项目建设,开展重点项目攻坚行动,严格执行“五个一”和定期调度工作机制,明确包抓责任人、责任单位和要素保障部门相关职责,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全力破解资金、土地、环评等要素瓶颈,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实现“开春即开工”。提前筹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要树导向、激活力、争先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为“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起好步、开好局。二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适时启动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赋能”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优化再造。积极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土地供应方式,大幅缩短项目前期周期。进一步落实疫情期间各类援企纾困政策,制定“一揽子”尊商惠商安商政策,为客商提供“私人定制”式服务,打造“让企业满意”的最佳营商环境。三要发挥优势招大引强。把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掌握运用“投行思维”,立足榆佳经开区配套完善优势,积极融入全市新型产业布局,在新能源、新材料、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农业全产业链等领域,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瞄准“十四五”产业规划,引进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立足佳县优质红枣及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对接全国、全省知名文旅运营企业,引进专业团队和人才,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量化分解招商任务,压实招商责任,全面深化广佳协作,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乡情招商,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力争全年引进项目资金100亿元,到位资金15亿元。四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利用好科技部、长安大学结对帮扶我县的独特优势,积极采纳人才智库的建设性意见,为我县谋划好“十四五”等相关工作做好顶层设计。鼓励县域内企业加大R&D投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步推动产业迭代升级,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

六是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要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实施城区18个老旧小区改造、5座水洗公厕改造工程,完成人民路(原国税局至人民法院段)市政道路管网改造,县城水厂扩建项目建成投运。完成观音楼至北门坡段、县委至影剧院段两侧所有商铺门面仿古改造,推进佳州文化广场、体育场地下停车场前期工作,启动佳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工程,进一步加大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让“乡愁”不再成为回忆。同时,做好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准备工作,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二要加快撤县设区进程。积极主动融入大榆林30分钟城市圈,远谋近做,分阶段、分批次推进榆佳新城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与葭州古城形成功能互补、空间互利、特色鲜明的双核驱动发展模式,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充分激发发展活力,为榆林打造陕甘宁蒙晋最具影响力城市贡献佳县力量。

努力提升民生发展温度一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力争西关小学8月份实现秋季招生,推进佳县第一中学教学及辅助用房、佳县职业教育中心及“一场两馆”项目建设,完成6所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巩固“双高双普”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成果,形成新型基础教育治理结构体系与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发挥好1000万元的教育基金作用,继续重奖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二要深化健康佳县建设。县医院改扩建项目、妇幼保健院项目年内建成投运。加大医疗卫生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组建乡镇医保经办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要推进稳就业促增收。全面提升12个标准化创业中心服务能力,加大社区工厂和扶贫基地的补贴力度,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积极开展东西部协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推进“佳县家政”等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年实现劳务输出5.9万人,劳务收入14.5亿元。四要扎实抓好文化惠民。在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继续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持续开展文化、图书、戏剧下乡活动。实施户户通双模卫星锅示范村建设项目,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五要全面加强兜底保障。严格落实兜底保障“边缘从宽”政策,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做好“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残疾人托养设施项目年内建成投运,让弱势群体有更多安全感;大力开展医养结合,进一步扩大全县医养建设范围,将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院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充分融合,推动普惠型公益性公墓、殡仪馆等设施建设,打造“佳县民政福利”名片。

八是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一要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夯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四早”措施,紧盯国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佳返佳人群,从严从实抓好网格化管理,落实落细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加强核酸检测、流调队伍建设,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高风险从业人员防护措施,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强化冷链物流监管,做到人物同防,切实筑牢防线、严防输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各类聚集活动,确保全县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二要有效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风险。严控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金融风险,加大不良贷款化解力度,确保政府债务保持在合理区间。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等体制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审计监督。严格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和政府采购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统筹用好各类财政资金,进一步树立“勒紧裤带过日子,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念,全力保障刚性支出和“六稳”“六保”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三要强化县域社会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防范和打击涉疫、涉暴、涉毒以及新型网络犯罪等违法行为,加强校园等重点场所治安防控,维护社会和谐安定;扎实开展重复信访集中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构建源头防控、排查化解、应急处置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要全力以赴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查“三超一疲劳”和农用车载人等违法行为,全面加强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农村道路等重点路段隐患治理;坚决治理地质灾害领域隐患点。扎实开展危化品、民爆品、烟花爆竹隐患排查。加大宣传力度,防止群众烟煤中毒,统筹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气象预警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决防止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全力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讲政治,做到顾全大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把牢经济发展正确方向,确保上级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二是抓落实,突出关键少数。政府工作关键之关键在于抓落实,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发挥带头作用,对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要亲自抓,特别是对工作落实过程中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主要矛盾、关键环节,要时刻放在心上,亲力亲为,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大力推动创先争优,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制度,激发干部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各级干部要强化“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做到心中装着时间表、眼睛盯着施工图,切实以速度赢进度、以效率创实绩。

三是重法治,自觉接受监督。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政务公开,严格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见建议,提升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四是守底线,坚持清正廉洁。深入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强化廉政风险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实施细则,再压减一批政府“三公经费”,保障医疗、教育等民生支出稳定增长,切实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力戒各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防严惩各类腐败问题,对各类违法违纪现象“零容忍”,切实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各位代表!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蓝图绘就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唯有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只争朝夕、锐意进取,才能为佳县“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扬帆再起航,阔步勇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佳县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名 词 解 释

四方责任:是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防控期间,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

四早措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四早”措施是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春风行动: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内容包括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及整顿劳动力中介机构等。

六稳六保: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三排查三清零:排查政策落实,脱贫任务清零。排查存在问题,整改任务清零。排查长效机制,漏点短板清零。

对标补短:对标中央脱贫政策要求,全面补齐短板弱项,消除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漏点、帮扶措施空白点、返贫致贫风险点和数据信息差错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散乱污工业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双高双普:“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简称。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教育发展方针。

明厨亮灶:是指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透明玻璃、视频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餐饮服务相关过程的一种形式。

容缺办理:是指允许某些审核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暂时缺少,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林长制:是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医养结合: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而“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亩均论英雄:省第十三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突出单位用地产出、能耗、排放等评价指标,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产业、企业集中。

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是城市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

医共体即医疗共同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重点是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并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智慧景区:是指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

R&D 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可译为“研究与开发”。

“双星”带动:即葭州古城、榆佳新城双核驱动发展模式。

两城两轴三重镇:“两城”即葭州古城、榆佳新城,“两轴”即榆佳公路至沿黄公路沿线发展主轴和“刘国具—朱家坬—朱官寨—金明寺—乌镇—坑镇”城镇发展次轴,“三重镇”即通镇、乌镇、坑镇三大重点镇为支点,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三超一疲劳:即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

  

图解:2021年佳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