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佳县:“四大”金融举措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3-03-01 08:35    浏览次数:次    作者:曹程堰

 

榆林市佳县积极整合省级单位定点帮扶力量,在陕西银保监局牵头下组成金融帮扶团,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人才、信息等四大优势,红枣、高粱、羊子手工挂面七大县域特色产业产业链条为重点,着力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为乡村振兴全面深入推进输入不竭动力全县325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村集体经济“清零”任务,集体经济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8个,脱贫人口年度人均纯收入达12958元,增幅19.1%

一、“金融+科技”蹚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深挖绿色金融潜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关于“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指示,探索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产业的创新案例。深入挖掘枣树对沿黄土石山区生态保护的潜在价值,协调银行开发榆林市首例红枣专项融资产品——“葭州红枣贷”,创新实施全省首例金融支持红枣全产业链项目,通过财政贴息、担保为红枣企业、合作社撬动贷款2829万元,缓解沿黄枣园撂荒现象,增强黄河岸线及其支流水土保持能力,并带动200多户农民发展产业,间接带动两千多人就近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左右。2022年全县红枣综合产值达16亿元,创近年新高。

二是建立红枣智慧溯源。引入智慧金融区块链技术,将金融服务扩展到农业生产场景,帮助枣农用手机记录气候土壤等数据、实时掌控枣树生长周期信息,实现科学种植。另一方面,消费者通过溯源码追溯红枣食品来源,为产品立下“信任状”,进一步扩大了“有机枣都·陕西佳县”市场信任度和品牌影响力。该系统获得国家工信部区块链最佳应用奖。

三是开拓“云金融”消费市场。对接金融机构全国销售平台,参与订单农业、智慧云农场等平台活动,协调争取50余家金融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展认购帮扶活动,拓展“云金融”市场红枣销路。2022年累计推介销售佳县农产品超过400万元。

二、“基金+信托”培育产业增长新极点

一是引入金融破解涉农产业发展资金难题。聚焦红枣、牛羊、高粱、红薯、山地苹果、手工挂面等“七大特色产业链”发展,实施陕西省首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慈善信托”项目(其中产业基金初始规模450万元,慈善信托规模150万元),为涉农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产业配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助力稳住县域经济发展基本盘。锚定县域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资金需求,重点推进助企纾困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实行应贷尽贷”“应贴尽贴,缓解小微企业付息压力,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项目落地以来,已累计为37户涉农小微企业等撬动担保贴息贷款5265万元,预计可撬动贷款超过8000万元,基本可以满足全县涉农产业融资需求。以高粱产业为例,佳县是“西凤酒酿酒原粮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西凤集团原粮基地收储中心”,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佳县一隆公司以保底价与农户签订采购协议,联农带农富农效果明显2022年,一隆公司通过项目获得300万元贴息贷款,补齐了资金缺口,建设了年产2万吨的烘干车间,进一步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顺利完成与西凤集团酒厂签订的收购协议,带动13个镇120个村3万多群众受益,助推全县高粱产业年度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三是稳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将基金存量资产交由专业团队管理,通过慈善信托的投资和节税功能,吸引其他金融机构、高校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三、“小额信贷+信托”打造产业发展新环境

一是用足用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通过免抵押、免担保、3年以内5万元以下、财政全额贴息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户发展产业。累计投放小额贷款57352.5亿元,户均贷款4.8万元,小额信贷获贷率、贷款余额、年度新增贷款规模连年稳步增长,各项考核指标稳居全市前列,小额信贷政策及时、精准、有效落地。

二是稳定发挥普惠金融慈善信托效能。创新实施“大爱长安——普惠金融慈善信托”项目。利用信托资金“非直接投放”的特性,以对合作银行发放贷款损失补偿的方式,提高银行的贷款投放积极性,大幅降低涉农生产经营主体贷款门槛。同时,在金融杠杆的加持下,支持成效被成倍放大,贷款利率执行LPR+50个基点(4.35%),较自营贷款利率下降681个基点,进一步缓解了“贷款难、贷款贵”问题项目累计发放贷款6965121.43万元。

三是持续强化市场化经营思维。挂牌成立县“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组建全市首个惠农便民金融顾问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综合推广应用各类金融工具,提升金融产品匹配性,在完善银行机构“敢贷愿贷”机制的同时,切实提升经营主体“能贷会贷”的内生动力,培养经营主体运用市场工具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鼓励有问题多找市场、少找县长,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四、“期货+保险”筑牢产业风险新屏障

一是红枣综合保险提振产业发展信心。为佳县沿黄区域6万亩枣林提供风险保障 1.08亿元,涵盖红枣产量及价格风险,缓解秋季连阴雨和“枣贱伤农”两大难题,形成全面风险保障“闭环”,保障枣农收入,让枣农更有底气和动力加强对枣园日常管理,重振佳县枣产业发展信心。项目累计为全县49个村、26个红枣企业或合作社挽回经济损失520万元。

二是生猪“保险+期货”助力市场稳价保供。帮助农户提前锁定生猪出售目标价格,弱化“猪周期”,将生猪现货市场集聚的价格波动风险精准“消化”在“金融活水”中,减少因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隐患,保障养殖户收入,推动生猪稳产保供。项目覆盖全县3.2万头生猪,为全县9个乡镇、13个村的34户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270万元。在保险+期货模式基础上,还创新融入担保、银行等更多金融要素,加上财政贴息,形成“期、保、政、担、银”多方参与的帮扶合力,丰富支农惠农政策工具箱,累计为县内6家养殖企业撬动银行贷款3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