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榆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榆林发展改革     发布时间:2020-09-07 15:54    浏览次数:次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四大攻坚战”,下硬茬推进、强力突破,全市营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思想共识不断凝聚,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市上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今年以来,榆林按照全面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好“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的总体目标,将优化营商环境与促进“六稳”“六保”工作、化解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相结合,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10+5”行动和各项利企便民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全面复苏。一季度复工复产跑出“榆林速度”,受到中办国办的高度肯定;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1.5亿元,同比增长5.2%,在全国经济总量超过1700亿元的60多个城市阵营中,榆林经济增速名列第一。1-7月份“三个持续”成效显著,市场主体持续增长,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万户,同比增长4.38%。企业运行成本持续下降,累计减免税费136.61亿元,减免额较去年增长15.31亿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0亿元。民间投资持续上升,完成民间投资305.7亿元,增速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8.84亿元,增长12.3%,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9和11.1个百分点。

一、对标一流,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坚持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导向,积极对标学习国内、省内先进地市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将京沪等地和省内先进地市“36+5”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做法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各项改革经验在榆落地见效。建成并上线运行省内第一个“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平台”,通过在线指标监测、投诉举报管理、工作任务调度等模块,倒逼相关部门改革提升。得益于复制推广各地营商环境创新举措有力助推,一批有榆林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亮点相继涌现:全国首创推出自助盖章机,实现自助办税服务全程“零接触”。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一张网”,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42家,上线融资产品57个,授信金额8854.4万元。创新个人土地出让价款补缴纳入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和在线办理范围,实现免费评估、即时办理。公积金全市范围内“通缴通取通还”业务已试点推行,预计年内实现全覆盖,公积金离退休提取、代扣协议签订等4项业务掌上可办,全面取消房地产开发企业预抵押楼盘项目住房公积金贷款阶段性保证金。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模式全面推行,申请人一次即可完成营业执照、公章、涉税信息的交换和银行开户备案等业务办理。神木市企业开办实现全流程“一网通办”,各单位“数据孤岛”全面打通。靖边县建立了审批首席咨询官制度,助力实现依法审批、科学审批、高效审批。吴堡县创新“反向函告”模式,推动重点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工作水平实现整体再提升。

二、深化改革,全力推动政务服务水平再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稳步推进,市县两级“一网通办”比例均超过90%,完成3182条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4300万条数据接入,“陕政通”上线7类30个高频应用,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成效明显。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必进”,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入驻部门和单位75家,入驻目录清单事项90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精细化管理,委托第三方完成市级528项、县级4696项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化梳理。行政审批实现全流程“专家顾问”,市级行政审批专家库累计聘任专家846人,通过专家咨询、评审、资政,保障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再提高。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新模式”,创新推出80个“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套餐服务,推出“信易批”“容缺受理”等新模式,为桃花分A级以上(超过1050分)和特殊人群提供优先服务。便民服务实现“一号听民声”,12345便民服务热线全面完成全市20条以“123”开头的公共服务热线整合,在全国338个城市政务热线服务质量等级排名中被评为A级,并荣获第四届全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年会“服务之星奖”和“抗‘疫’争先奖”两项大奖。创新推出“窗口取件+邮政速递+自助取件”多样化服务模式,政务服务实现全天候“不打烊”。刀刃向内的“放管服”改革再现新成效。

三、系统优化,全力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质量再提升。聚焦企业开办登记、获得电力、纳税、跨境贸易、获得信贷等重点环节,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服务。创新企业开办(注销)服务,企业开办“一窗受理”,全市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可完成,企业注销2个工作日内完成。继续优化获得电力服务,用电网上报装率达到75.5%,小微企业报装容量提升至160kVA,平均接电时间(全过程)控制在15天以内,10千伏配套电网项目30天内完工。大力推进纳税便利化,打造了榆林市区“10分钟办税服务圈”,9大类267个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全面提供发票配送上门服务。稳步提升跨境贸易服务,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可即时办结,实现报关单修撤现场审批“一步作业”,单一窗口申报率达100%,进出口单证推行“容缺办理”、当场办结,申报数据元减少28.8%。持续优化信贷服务,1-7月份,全市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7.86亿元,较年初上升17.1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18.75个百分点。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再添新保障。

四、强化监管,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执法体制机制保障充分加强,组建完成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等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从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入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领域试点开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稳步推进,通过“信用榆林”平台累计归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数据35万条。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稳步推进。着力打造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潜在投标人获取招标文件一律免费,累计对违规的24家代理机构、6家招标人和4家投标人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市县两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现全覆盖,完成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文件清理,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主体获得感。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五、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多措并举推动各项利企便民政策落地见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按照一个企业(项目)、一个工作组、一套督导服务措施(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的“三个一”机制,派驻干部进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市县两级累计下派2628名干部定向服务1239户企业、594个重点项目。市级层面,夯实“三个一”督导服务机制,50个督导服务项目完成投资207亿元,占全市的45.5%。着力破解重大项目瓶颈制约。建立问题台账,对265个市级重点项目梳理出的五大类566个问题,实行“双周调度、月度总结”机制,已协调解决323个问题;对接企业落实授信305户,到位资金90.7亿元;累计统筹调剂土地规划指标3.03万亩,一次性解决了220个项目的阶段性土地规划指标需求。开展专项整治促进政策落地落实,紧盯短板弱项,强力推动营商环境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将专项整治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5”行动有机结合,聚焦问题、精准发力、真抓实改。强力推动清欠工作,全市无分歧欠款18.56亿元,已偿还10.59亿元,清偿进度50.46%,圆满完成500万元以下无分歧欠款清零任务。加强营商环境法制保障。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选派99名律师组成政策宣讲团、专家咨询团、法律服务团,对民营企业进行“一对一”法律体检;成立百名律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驻点式”的法律服务。出台《榆林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成为全省第一个营商环境诉求举报处理的专项规范性文件,自8月份执行以来效果已经显现。企业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感知度持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意见》为抓手,持续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不放松,以坚定的信心、坚强的决心、坚毅的恒心,努力推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